RS485总线具有长距离通信,多设备连接,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,在工业领域广泛采用。
继续讨论有关温度传感器的问题。
由于大家的行业、单位、环境、条件、要求等都各不相同,在搭建监控系统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林林总总,也都不一样。因此,下面与大家一起简单讨论在搭建监控系统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。 1、有关传感器的问题 搭建系统经常用到的传感器包括温度、湿度、压力、流量、液位等传感器和变送器,下面从不同侧面分别讨论有关传感器的问题。 (1)温度传感器 一是选型问题。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很多,最常用的有pt100铂电阻...
前边分析了影响信号传输的几个因素,接下来讨论分析影响系统工作的因素。
一些种植园区、园林,为了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和条件,需要监视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、湿度、水分、二氧化碳、光照等数据和指标,就要建立一套数据监控系统。由于种植园区一般面积比较大,监控点多而且比较分散,搭建有线的监控系统存在成本、施工、维护等的多重阻碍,因此只能搭建无线监控系统。
相比于一般的无线监控系统,植物园区构建无线监控系统,面临着稳定性、可靠性和持续性的问题,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作为实验室或者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,在设计监控系统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什么内容,从哪些方面入手?
老化工艺是半导体激光器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的关键工序。 在产品出厂前,生产单位会通过较长时间的老化试验,提前发现在生产过程中无法通过检验、测试手段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或者是有缺陷的产品,从而提高产品出厂的良品率和产品的可靠性。然而,半导体激光器在老化工艺过程中存在异常自发热的问题,必须对产品老化过程进行严密监测,在异常发热时及时处理并报警。
设计监控系统的第二个环节,就是下位机(采集器)、二次仪表的选型和功能确定。下位机(采集器)、二次仪表可以独立工作,完成传感器数据采集、显示与相关控制功能。有的下位机(采集器)、二次仪表可以与上位机软件通讯。这些都是根据实际试验或者工作需要来选择确定。
PID控制是工业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算法,从上世纪20年初产生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应用历史。当今时代,科技领域日新月异,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技术、脑机接口、人形机器人、AI技术等新科学、新技术层出不穷,那么已经在控制领域“盘踞”了近百年的PID控制算法是否还有立足之处,是不是已经过时了?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要先了解下PID到底是一种什么控制算法。
(2)数字温度传感器,数字温度传感器最常用的就是DS18B20,美国达拉斯产后被美信收购,目前有部分国产厂家替代。工作温度范围-55~125℃,精度等级±0.5℃,分辨率9~12位,响应时间500ms。原装的DS18B20非常耐用,笔者曾在不通电的情况下,将DS18B20元件直接在水中浸泡7天,然后取出晾干,通电后依然可以继续使用。
温度是监控系统中最常监测的物理量,尤其输出电压、电流信号的温度变送器在监控系统中普遍使用。
设计监控系统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感器的选择,根据试验或者工作性质,以及设备、过程的要求进行选择。下面对相关传感器的选择进行简单列举。
(2)数字温度传感器,数字温度传感器最常用的就是DS18B20,美国达拉斯产后被美信收购,目前有部分国产厂家替代。工作温度范围-55~125℃,精度等级±0.5℃,分辨率9~12位,响应时间500ms。原装的DS18B20非常耐用,笔者曾在不通电的情况下,将DS18B20元件直接在水中浸泡7天,然后取出晾干,通电后依然可以继续使用。
作为实验室或者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,在设计监控系统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什么内容,从哪些方面入手?
继续讨论四者的区别和关系。